最近天氣變化大,好不容易出個好天氣,前天晚上又開始轉冷。只要有這種溫度或濕度變化劇烈的天氣,都會聽到辦公室裡面咳嗽,擤鼻涕的聲音。一問才發現有個共通點,大家都不是感冒,只是過敏。
本身不太會過敏,一月初的時候感冒嚴重,咳嗽+流鼻涕一起來,晚上睡覺還會鼻塞,實在有夠難過。那時候才體會原來過敏這麼不舒服,而且還會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、昏昏欲睡的感覺。
之前看到一則報導,說全國有3成的民眾都有過敏體質,隨著現在人飲食越來越複雜,過敏患者的比例也隨著增加。過敏其實沒有一定的原因,但大部分都是因為接觸過敏源而造成免疫力運作過度,進而導致過敏現象。
目前醫學上尚無法證實有藥物可以根治過敏,避免過敏的最佳方法就是: 離開過敏源。一般來說容易造成過敏來源有八大項目:
不是每位患者都會對全部過敏,一般來說會依照過敏源產生症狀。建議可以看是不是常有上述症狀,再遠離生活環境中可以引發過敏的源頭。
在這八大項目中,最常引起過敏的有三項:
1. 塵蟎過敏
塵蟎是一種8隻腳的微小的「蛛形綱節肢動物」,長170-500微米,寬250-320微米,雌雄個體均為乳白色,肉眼是看不到的,最喜歡生長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,適合生長的溫度為22-26℃、濕度為70-80%,以人類或動物(貓、狗)脫落的皮屑、毛髮維生。台灣的環境溫熱、濕熱,是塵蟎最喜歡的生長環境。過敏源頭主要是塵蟎的屍體及排泄物過敏,易過敏的人接觸到塵蟎可能會發生氣喘、打噴嚏、流鼻水、鼻塞、過敏性結膜炎、異位性皮膚炎等症狀。(部分內容擷取自維基百科)
2. 藥物過敏
對接觸藥物之後所引起的「過份敏感」現象,不論是吃藥、打針、抹藥都會引起。主要原因是體內免疫系統對藥物所產生的防禦或攻擊反應,且症狀多出現於局部,輕者引發紅腫、搔癢、發疹;嚴重者會引發呼吸困難、血壓降低、心跳減緩或腎臟損害。如果有藥物過敏的現象,需立即就醫。
3. 食物過敏
第三種也是最難預防,患者幾乎無法主動判斷是否對這項食物過敏,必須有一次經驗後才能得知,食物過敏者也不一定從小就對這項食物過敏,可能到了某個階段才開始對某些食物產生過敏反應。若吃下某些食物後產生不適的狀況,可以詢問醫師是否為食物過敏反應,同時也要記錄飲食的份量與時間,方便醫師追蹤。
對塵蟎過敏的症狀最常出現在季節交替、溫差大的時候,有些人會利用當天的天氣狀況來判斷是否要做些過敏的預防,這邊介紹一款過敏app,很貼心的利用圖示的方式將過敏指數列出來。
過敏指數
點進程式可以看到三個表情,系統會透過定位系統判斷使用者所在地的天氣狀況,根據「溫差、濕度、空氣汙染」來給予過敏指數。
如果程度已經在中等之上,就要小心今日的天氣容易引發過敏症狀。另外APP本身也收錄一些過敏知識,方便使用者了解資訊。
這個APP示統一先前推廣的LP33益生菌系列產品所製作的,雖然帶有點商業氣息,但過敏指數與過敏知識還是有它的實用性。
雖然過敏是屬比較先天性的症狀,但還是可以在預防透過遠離汙染源與飲食來做一些改善,下次再來做比較詳細的介紹。
過敏,別來;健康,別跑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